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1章 不承认

皇上在胡县令回来后的年后派人来和张五妮学习西瓜提前熟的技术和芽苗菜的技术。

当然同时来的还有一大车的赏赐,布匹占了大多数地方,然后有一些大的花瓶屏风等物件,还有一些首饰,最后才是金银:黄金十两,白银千两。

张五妮恭敬磕头谢恩,心里却是腹诽不止:皇帝也太抠门了,才给了这么点金银。

你说你给我那么多布干什么?我又穿不完。小气。

等看热闹的人走后,她把好的布料和中等的布料给胡县令和户部官员一人一匹。

户部留下两人学习,这一下子就送出去了六匹布,送布她一点都不心疼,金银她舍不得。

而胡县令也从和她谈话过后,开始长时间的在田间地头跑,到处和一些有经验的老农商量试验,怎么样会是最佳种植法。

各个村庄去看大家的沤肥情况,老百姓看县令这么积极他们也都积极的参与。

有想法的都要付诸行动,农事生产的热情异常的高涨。

而以张寨为中心的种红薯也是马到成功,但凡跟着张五妮种红薯的人,光一茬红薯就能挣一两多银子。

这是啥概念?

以前一年种两茬,十亩地剩不了一两银子,现在是一茬一亩地就能挣一两多银子。

麦子在胡县令带人反复实验琢磨后,亩产量也提高了两百来斤,这又是什么概念?

以前一年吃不了两回白面,麦子都卖掉了。现在几乎是天天吃白面,麦子都留着吃红薯留着赚钱。

三年的功夫,张五妮成了泉县的知名人物。五年她和胡县令让泉县所有家庭解决了温饱问题。

当然了作为大本营的张寨是第一批富起来的人,然后向着四周围辐射发展。

当邻县发现泉县的改变时,泉县人均收入最低的地方,一年也能有二两银子的积蓄了。

但是胡县令这个人低调,每年知府大人会请他们聚会。一是报告每个县的生产赋税什么的,二是拉近一下彼此间的距离,大家交流一下心得。

但是胡县令对于泉县经济飞速发展愣是一个字没提,人家说难他也说难。其实按照他的想法是在那些同僚面前嘚瑟嘚瑟。

张五妮提醒他,你要是说出去了咱这生意就不挣钱了。为啥呢?你同僚知道这粉条赚钱他要跟你学习你教不教?

胡县令:“这个自然是教的,就算我不想教他们请了圣旨我也得教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